中医科普
节气养生之立夏
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,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,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。根据不同节气,选择不同养生方式,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立夏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是进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此时,即将告别生机勃勃的春天,迎来炎热的夏季。那么在此季节,该如何养生呢?
饮食有节,清淡健脾
立夏时节,时值乾卦,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、阴气渐弱,相对人体脏腑来说,是肝气渐弱,心气渐强。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,补肾助肝,调养胃气。此时饮食宜清淡,以低脂、易消化、富含纤维素为主,多吃蔬果、粗粮。平时可多吃鱼、鸡、瘦肉、豆类、芝麻、洋葱、小米、玉米、山楂、枇杷、杨梅、香瓜、桃、木瓜、西红柿等;少吃动物内脏、肥肉等,少吃过咸的食物,如咸鱼、咸菜等。所谓“春夏养阳”,立夏时节不可过食寒凉,以免伤及人的脾胃阳气,引起腹泻、胃痛等症状。
起居有常,顺应自然
立夏时节,虽说夏季到来了,天气逐渐炎热,温度明显升高,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,日夜温差仍较大,早晚要适当添衣。另外进入立夏后,昼长夜短更明显,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,睡眠方面也应相对“晚睡”、“早起”,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,但仍应注意睡好“子午觉”,尤其要适当午睡,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。但午睡时间不能太长,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。
做好晨练,注意补水
立夏后,昼长夜短,是晨练的好时节。中医讲究“冬藏夏放”,即冬天要注意潜藏,积累能量与精力;夏天要增强运动,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,因此晨练是很好的选择。锻炼过程中,应注意运动强度,不宜过于剧烈。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、太极剑、散步、慢跑等。同时,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,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,补充体液。
精神愉快,心平气和
立夏养生应该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“静养”。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,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“戒怒戒躁”,切忌大喜大怒,要保持精神安静,情志开怀,心情舒畅,安闲自乐,笑口常开。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,如绘画、钓鱼、书法、下棋、种花等。